一切的重點都在開發有沒有必要。
| 界定者:? | ||
開發有必要 | 開發沒有必要 | ||
界定者:當地居民、環保團體 | 未對環境造成汙染 | 最佳模範 | 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|
對環境造成汙染 | 對居民造成健康及生存空間的危害,要求改進 | 浪費及增加社會成本,還對居民造成健康及生存空間的危害 |
我個人其實並不反對開發,但我反對不必要的開發,尤其是打著
(1) 開發案流程涉及因素
政策、土地、環評、預算等審查程序
各自獨立,皆可切入參與
都市計畫法 第 27- 2 條
重大投資開發案件,涉及都市計畫之擬定、變更,依法應辦理環境影響
前項重大投資開發案件之認定、聯席審議會議之組成及作業程序之辦法
遊說各政府機關、立法院、地方議會、民間團體等,表達意見
民眾參與:
1.台灣的國土計畫體系將土地分為都市土地(都市 計畫系統)與非都市土地(區域計畫系統)。
2. 任何開發案所使用的土地,若符合都市計畫或區 域計畫(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)之土地使用分區,則無須進入該二系統審查變更。
3. 若與原土地使用分區不符(如中科使用農業區),則需進入「土地使用變更」程序。屬都市土地,進入都市計畫程序;屬非都市土地,則進入區域計畫程)
(5) 土地(2/2) 民眾參與:
關切土地徵收、水土保持、土地使用變更程序等(即都市計畫/區域計畫審議委員會)
例如:
《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》:
開發達一定規模須實施環評
民眾參與:
各地方政府環評委員會(如掩埋場、焚化爐興建)、行政院環保署環評
民眾參與:
遊說立法院刪除西寶水力發電廠預算
民眾參與:
上課地點:靜宜大學生態系
以下資料來源:部分係為環保署劉宗勇先生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宣導資
吳君婷律師整理
環保法規體系
環境基本法
預防
管制
救濟
環評法
空污法
廢清法
毒管法
土污法
飲用水條例
噪音法
公害糾紛防止法
水污法
環評之意義及功能
環評法上環境影響評估之意義
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源起
環境影響評估相關法規如下:
一、環境影響評估法。
二、環境影響評估法施行細則。
三、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。
四、環境影響評估審議規範彙編:目前已公布的包含住宅社區、工業區、陸上土石採取、高爾夫球場、文教及醫療建設、石油及石油產品貯存槽設置。
五、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。
環境影響評估法的簡介
第一章 總則
第二章 評估、審查及監督
第三章 罰則
二、行政罰
30至150萬之罰鍰→限期改善→屆時未改善→按日連續處罰
第四章 附則
環境影響評估流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網站
Q:誰來審環評?環評委員
一、依據:環評法第3條。
二、法規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織規程。
三、缺失:依委員組織規程第4條之規定,委員有21人
Q:誰可以參加環評程序-1:
Q:誰可以參加環評程序-2:
二、相關政府部門:依照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組
Q:誰可以參加環評程序-3:
民眾參與環評審查程序的機制:環評程序中舉辦「說明會」之法源
環境影響評估法第8~11條參照:前條審查結論認為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,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
1. 陳列、揭示環說書
2. 舉行公開說明會
3. 處理各方意見
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
第10條之一 開發單位於作成說明書前,應公開邀請當地居民或有關團體舉
開發單位除依前項辦理外,得視需要再舉行公聽會、協調會
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應辦理事項
提出環境影響說明書前,辦理說明會及處理民眾意見
Q:什麼情形需要作環境影響評估:開發行為實施環評的法源/標準
Q:何種情形下,開發單位需要受罰環評法第20條至23條(詳見法條)
一、環評法20條:於環評相關文書上為不實記載。
二、環評法第21條:開發單位不遵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本法所為停止開發行為之命令。
三、環評法第22條:開發單位未經主管機關依第七條或依第十三條規定作成認可前,即逕為開發行為。
四、環評法第23條:違反審查結論、公民訴訟等規定。
環評審查結論之公告及效力
Q:環評法第8條所稱對環境有重大影響,應進行二階環評所指情形為何?
環評書件的公開
公開說明程序
合併評估
環評變更程序-1
環評變更程序-2:提環境差異、對照表之情形
第一項變更內容對照表,應敘明開發行為現況、申請變更內容及理由
環評變更程序-3:就變更部分重作環評之情形
一、計畫產能、規模擴增或路線延伸百分之十以上者。
二、土地使用之變更涉及原規劃之保護區、綠帶緩衝區或其他因人為
開發易使環境嚴重變化或破壞之區域者。
三、降低環保設施之處理等級或效率者。
四、計畫變更對影響範圍內之生活、自然、社會環境或保護對象
五、對環境品質之維護,有不利影響者。
六、其他經主管機關認定者。
前項第一款及第二款經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者
環評的監督追蹤-1
環評的監督追蹤-2
實例介紹:
一、中部科學園區的審查過程。
二、北宜高速公路的審查過程。
動腦時間
報告完畢
我們要判斷某件事物的對錯時,只需要了解其對於生命社區的整體性
~李奧帕德,沙郡年記~